摘要: 我市居民張景榮(化名)突發(fā)腦溢血被河北省醫(yī)科大學第三醫(yī)院(以下簡稱省三院)確診腦死亡,家屬決定捐出他的肝臟。8月16日,他的肝臟...
我市居民張景榮(化名)突發(fā)腦溢血被河北省醫(yī)科大學第三醫(yī)院(以下簡稱省三院)確診腦死亡,家屬決定捐出他的肝臟。8月16日,他的肝臟成功獲取被送往北京,挽救了一名肝衰竭患者的生命。張景榮成為我市首例器官捐獻者。
8月5日,40歲的張景榮在石家莊正定縣打工時突發(fā)腦溢血,在正定縣人民醫(yī)院進行手術治療后家屬先后將其轉院至石家莊市三院、省三院,經過多次手術治療,仍然沒有好轉的跡象,在省三院治療期間被確診腦死亡。
通常來說,腦死亡患者相較心死亡者,器官質量更高。8月11日,河北省人體器官獲取組織負責人任貴軍了解到此事后,根據“患者生前沒有明確反對捐獻”原則,找到了張景榮的妹妹張娟(化名),詢問她是否愿意捐出哥哥的器官。從醫(yī)生口中,張娟被勸說器官捐獻。這個曾聽說的名詞,像哥哥死亡噩耗一樣突然撲來。
張娟回憶說:“剛開始我是抵觸的,思考后還是覺得這是大事,要和父母商量一下,沒想到剛剛委婉地提了一句,他們便同意了。父親說‘景榮已經救不活了,捐出他的器官,讓他的生命在另一個人身上延續(xù),是他留給世界唯一的念想。’”8月12日,張娟代表一家人在《捐獻確認登記表》上鄭重簽字。
“經過對張景榮身體各項指標的檢測,現已處于腦死亡狀態(tài),他的生命體征都是靠藥物和機器維持,經過檢查評估,他因患高血壓導致雙腎萎縮,心臟損傷,只有肝臟符合器官捐獻條件。”任貴軍介紹。
8月16日11時14分,任貴軍與廊坊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完成了最后的確認手續(xù)后,12時34分,張景榮的肝臟獲取手術成功完成,手術醫(yī)生團隊和市紅十字會協調員向他深深鞠了一躬。手術室外,他的家人再也按捺不住壓抑已久的悲痛。
經過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調劑,張景榮的肝臟被送往首都醫(yī)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(yī)院,并在當天成功移植至一名肝病患者身上。
2018年,中國的百萬人口器官捐獻率達到4.8%,但受制于技術壁壘、傳統觀念、人才缺口……依然供不應求。
張娟在得知哥哥的肝臟救活一個人后,她激動地說:“以后我也會轉變觀念,做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,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器官捐獻的隊伍中。”